“科学精神铸魂,青春宣讲发声” 高校科学家精神学生宣讲团队交流活动顺利举办

创建时间:  2025/11/24  魏仲奇   浏览次数:   返回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探索科学家精神宣讲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2025年11月22日下午,上海大学钱伟长教育理念学生宣讲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剧述长歌”宣讲团及上海大学宏嘉宣讲团,在上海大学举办“科学精神铸魂,青春宣讲发声”主题交流活动。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沈青松,团委书记魏仲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闵行校区党支部副书记、宣讲团指导老师杨慧梅,各宣讲团骨干成员共同参与。活动由上海大学钱伟长教育理念学生宣讲团团长李郑晖主持。

沈青松在开场致辞中向各宣讲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青年宣讲团是传播科学家精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宣讲活动的思想引领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具有“科技强国、科技报国”信念的时代新人。

在宣讲展示环节,上海大学钱伟长教育理念学生宣讲团李郑晖简要介绍了上海大学钱伟长教育理念学生宣讲团的组建背景与宣讲理念,重点阐述了宣讲团围绕科学家精神与“三地”建设开展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将理论宣讲融入实践育人取得的成效。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剧述长歌”宣讲团代表刘施佳系统介绍了大师剧《钱伟长》的创作背景、宣讲实践与社会反响。该剧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打造,以“求学”“报国”“传承”三幕戏剧结构,生动呈现钱伟长的人生关键阶段与精神品格。为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和覆盖面,宣讲团还创编Q版大师剧,走进中小学“第二课堂”,引导青少年通过戏剧展演的形式体悟科学家精神。上海大学宏嘉宣讲团代表刘炳杉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分析当前科学家精神宣讲的成效与挑战,提出构建“以学段为纲、内容为轴”的贯通式育人模式,推动大中小学各学段系统化学习科学家精神。宣讲团通过“线下进校园+线上云传播”相结合,推动科学家精神融入社区与思政课堂,形成育人闭环。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代表周柔言介绍了宣讲团在理论宣讲、联学共建与社会服务方面的实践,强调以多元方式助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代表袁琪则从理论涵养、实践积淀、成果转化与社会影响四方面,分享了宣讲团在科学家精神宣讲中的创新做法,包括开发体验型、生成型、交互型宣讲形式,创排舞台剧、举办院士事迹展、开展主题党团日与中小学讲座等,突破传统单向宣讲模式,构建思政教育传播矩阵,塑造品牌化宣讲效应。

研讨环节,与会师生共同观摩了大师剧《钱伟长》片段,沉浸式感受科学家“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的崇高境界。各宣讲团代表围绕大师剧的宣传推广与内容创编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

本次活动既是学生社团功能型团支部主题团日的一次创新实践,也是跨校宣讲团队互学互鉴、协同育人的重要平台。交流不仅实现了经验共享,更促成了一场跨越学科、融通思想的精神对话。未来,各宣讲团将继续深化“科学家精神+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探索,携手激活青年价值认同,点亮科技报国理想,共同书写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篇章。(撰稿:周立航、王晓雪)

上一条: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欢迎您!

下一条:红色铸魂赴京研学 青春笃行勇担使命——钱伟长学院组织学生骨干赴北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