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21日下午,钱伟长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伟长书院执行院长沈青松老师在腾讯会议线上为2022级全体新生带来了内容丰富且很有意义的一堂活动课。此次课程以“我的大学我做主”为题,重点从“学知识”、“长能力”和“树三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与分享。钱伟长学院团委书记、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魏仲奇老师、兼职辅导员许富杰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此次课程。

首先,沈老师引用钱伟长老校长的讲话开场,以哲学三问引发同学们对自我认识的思考。通过全程导师、任课教师及学生骨干的反馈,帮助同学们详细分析了大家进入大学后在不同阶段特征的变化。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迷茫、内卷、自我认知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等普遍性问题,沈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指出,在活动课设计过程中会不断引入大师引领、师生座谈会、党团活动、问卷调研等多样化的形式,以贴近学生实际,搭建全员育人平台,精准化、个性化地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和认知教育。同时,沈老师对同学们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勇敢面对挑战、迎难而上、追求卓越。

随后,沈老师同大家探讨了“学习动力问题”。通过讲述钱伟长老校长弃文从理为国而学,钱学森科技救国的读书论,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伟人故事,激励大家要加强使命驱动,担当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来告诉同学们要为祖国的强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同时,沈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自我实现的成长历程。他告诫同学们,唯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且要时刻秉承着一股不服输的心气,学会改变自己,将小我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之中去,为国家建设做贡献。除此以外,沈老师还帮大家分析了进入大学之后目标短暂缺失的原因,鼓励大家要做好大学四阶段的规划,用好上海大学大楼、大师、大平台的全方位育人资源。

紧接着,沈老师再三叮嘱大家,大学期间一定要做好三件事:学知识、长能力、树三观。既要向老师学、向书本学,夯实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又更要向实践学、向身边优秀的人学,懂得处世之道。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期间提高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同样不可或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学会用科学武装头脑、用人文养护心灵,努力成为又全又专、具有大成智慧的全才,做一个有智慧、充满幸福感的时代新人。

最后,沈老师又从大学的学习方法和综合素养养成等方面,对大家进行了指导。他强调并希望同学们要有学习态度、有学习目标、有团队精神,学会利用“学院+书院”双院融合育人模式,学会与强者打交道、做朋友,通过营造一个更有利于学术志趣的教育环境,全面提升综合素养能力。此外,结合当下疫情形势,沈老师希望同学们培养健康的身心,做好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撰稿:刘笑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