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伟长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共同参与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筛选》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二等奖。本项目由来自钱伟长学院2017级生物工程专业王浩钰、2017级应用化学专业蔺一凡、2016级应用化学专业黄天寅、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生物工程专业马毓蕊、理学院2016级应用化学专业张莲霖共同参与,由钱伟长学院学业导师理学院许斌教授、生命学院肖俊杰教授共同指导。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每2年举办一次,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已成为近两千所高校参与的科技盛会,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首届"挑战杯"竞赛在1989年举办于清华大学,至今已连续举办16届。
本届"挑战杯"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经过网络初评、集中复评、决赛问辩答辩,钱伟长学院学子在挑战的舞台上绽放风采,上海大学也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了"优胜杯"。同学们在老师的大力指导下,历时近两年的时间,积极利用课外时间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通过生物工程与应用化学等学科的跨学科学习,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
《抗结直肠癌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筛选》项目介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寻找高活性,新靶点,易合成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含氮杂环良好的生物活性,我们发展了新颖高效的3-芳基异噁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经筛选和结构修饰得到了具有高抗结直肠癌活性的全新化合物SHU00238,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整体水平验证了其抗结直肠癌活性,并探明其通过下调miR-4793-3p和miR-4701-3p抑制结直肠癌,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两个新的潜在靶点。
项目成员:王浩钰、马毓蕊、蔺一凡、黄天寅、张莲霖
指导老师:许斌、肖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