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主题:从脑科学到类脑人工智能
报告人: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时间:2022年4月12日(周二)下午13:00-15: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845-565-781
会议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l/CR7RM1y3LmzR
报告人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学评论执行主编。1974年获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博士,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艾文分校、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伯克利分校任教。1984-1986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主任。1999-2019年任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曾获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里昂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美国Ameritec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Gruber神经科学奖。参与筹划中国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和“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蒲慕明院士在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揭示了决定神经元生长以及突触可塑性的基本原理,尤其是电活动改变突触传递效率的时间窗口和调控规则,在神经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蒲院士大力推动我国非人灵长类研究的发展,推动建立了研究自我意识的猕猴模型,他培养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使用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克隆了猕猴,并构建了生物节律紊乱的克隆猴模型,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
报告摘要:大脑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在使用后会改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可塑性是许多认知功能(如学习与记忆,注意与抉择)的主要原因。可塑性的主要机制出现在“突触”。在神经网络重复出现电活动后,突触传递信息的效率会依据电活动的模式产生“长期性增强”或“长期性削弱”现象,突触结构也可能产生变化。对电活动所造成的突触修饰是神经科学在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本报告将回顾这些现象的发现和它们如何为认知功能提供了神经基础。大脑所储存的记忆中的关键内容是事件的时间顺序和间隔,蒲慕明院士将阐明神经环路如何通过突触可塑性来储存时序信息,包括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信息。为显示高级认知功能可能源于经验造成的大脑变化,蒲院士将简述一项最近的发现,猕猴在通过视觉与本体感觉的关联训练后,可以获得镜中识别自我的能力。脑科学的一些重要发现,如大脑神经网络如何在发育期成形、成熟期神经网络将记忆如何存储于网路之中、短期记忆如何转换为长期记忆、记忆如何巩固、消退和提取、多模态信息的如何捆绑等等,未来都可引进人工神经网络的架构和机器学习的算法之中,超越现有深度人工网络的框架,使目前的专用性人工智能走向有通用性的类脑人工智能。
热烈欢迎广大师生一起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