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强国足迹 赓续科学薪火——钱伟长学院学子赴青海、陕西开展科学家精神实践教育

创建时间:  2025/08/10  魏仲奇   浏览次数:   返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厚植家国情怀,强化科技报国使命担当,2025年8月4日至8日,钱伟长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沈青松带领钱伟长学院18名本科生前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原子城)、西安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及钱学森学院开展了以传播与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青海原子城和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光辉历程,切身体会了功勋科学家为国家科技发展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使命担当,提升自身科学人文素养。

探访青海原子城:追寻核心之光

8月5日,实践团从青海省西宁市出发,来到海晏县金银滩,走访了著名的原子城。师生们首先来到原子城纪念馆,师生们在讲解老师的生动介绍和详细的视频资料下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体会到了这项伟大工程背后的艰辛与智慧。眼观精巧有序的展览资料和实物陈列,耳闻震撼人心的现场解说,每个人都仿佛身临其境般回顾了“两弹一星”计划从萌芽到成功试验的全过程。在这里,师生们不仅了解了科学家们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发与试验的过程,还被这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所深深打动。

随后,实践团来到原221基地的爆轰试验场,这片曾经默默无闻的土地,如今成为了中国核事业的一座丰碑。这里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地方,也被誉为“亚洲第一坑”。

旷地虽已静默,轰鸣仍在回响。在这里,师生们学习参观了现存的工作展览区,在陈列的工作仪器、仿真模型和影像资料中重温那段伟大而艰辛的历史。师生们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们为祖国科技独立、国防事业而甘愿奉献的无畏精神。221厂不仅是历史的一隅,更是中国核工业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探访西安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探寻航天之翼

8月6日,实践团从西宁赴往西安,并于8月7日上午探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飞机强度研究与验证中心,在飞机结构强度领域具有核心地位。

活动中,研究所技术人员热情接待了钱伟长学院师生一行,并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参观学习。大家参观了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实验室,学习了测试流程、原理、方法等相关知识,并对实验室的疲劳性测试、强度测试等多种性能测试仪器有了一定了解。参观结束后,双方举行了交流座谈。研究所的技术专家为大家介绍了强度与结构完整性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技术挑战等内容。

走进国家级科研院所,同学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行业顶尖的科研设施和技术水平,更深刻体会到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增强了对专业的认同感和投身祖国航空事业的使命感。

参观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钱学森学院:铸就科学之魂

8月7日下午,实践团赴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钱学森学院参观学习,在钱学森学院学生党员凌同学的带领下,实地感受这所百年学府的精神传承与创新脉搏。

西迁博物馆由“溯源南洋”“致敬西迁”“向西而歌”三大主题展厅组成,大量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献档案、珍贵的实物展品(如西迁专列乘车证、老教授们的备课笔记、学生自制的实验器材等),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展示,全景式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面对国家战略布局调整的需要,交大师生员工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义无反顾投身大西北建设的感人场景。馆内同时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教育转型改革的历程,展现出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科研和工业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改革的新征程。“西迁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西迁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给同学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领略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铭记在心。

而后,同学们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在学习参观中,同学们深入学习了钱学森先生矢志报国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卓越的系统工程思想,详细了解了其 “大成智慧学” 教育思想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科教融合、国际视野拓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同时也对钱学森学院 “重基础、重科研、重个性、国际化” 的培养目标以及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 的特色培养模式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里,同学们学习钱学森精神,学会将“胸怀大局”的担当与“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融为一体,走好新时代的科学长征路。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钱伟长学院的师生深入学习了“两弹一星”工程及国之重器锻造的辉煌成果,深切体会到为国家科技、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的崇高精神。师生们深受触动,决心以“时不我待、机不可失”的紧迫感,向“两弹一星”元勋和钱伟长等科学家学习,将学习成果落实到行动中,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同学们满载收获,怀着强烈的责任感,立志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撰稿:顾思媛、李郑晖)

上一条: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欢迎您!

下一条:钱伟长学院、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学子深度参与2025中国材料大会,共探材料基因与AI前沿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