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下午13:00,钱伟长学院书院“梦想启航”系列讲座第44讲《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在腾讯会议线上顺利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执行主席、社会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上海大学研究生”长期运营负责人董思琦担任主讲。钱伟长学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魏仲奇、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周玫和钱伟长学院2021级全体本科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周玫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董思琦同学先向同学们分享了对于网络媒介素养一词的认识及理解,以及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媒介素养愈发重要的地位。随后,董思琦以“当代吃瓜群众生存指南”为主题,从如何正确看待网络热点信息事件、甄别信息时所付出的成本和风险、近期的一些热点话题以及新媒体相关技能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她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一些深度思考。在谈到网络热点事件时,她从受众面/代入感、矛盾点/对立感、多平台、可视化、参与成本、戏剧性六方面全方位总结了网络热点事件的特征,同时,她还为同学分析了某一事件之所以能够成为热点的五个基本要素,即简洁的标题、直击心灵的要点、吸睛的内容、多方位的发布渠道和有效的互动。

接下来,董思琦同学从发布者和传播者的角度诠释了信息传递中的角色变化。她认为,由于受众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会对信息进行主观加工,因而,信息的传播者也会成为信息的二次发布者,所以两种角色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此外,关于是否要为某一热点事件发声,董思琦结合唐山事件等案例分析了在浏览网络热点信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即需要考虑时间成本、情绪成本、法律法规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董思琪同学结合《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建议同学们要预设无知,打破偏见与局限,培养理性和谦恭,鼓励同学们保持独立思考,学会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考,努力做聪明的思考者。

报告最后,董思琦同学结合一些优秀的公众号推文案例,为大家介绍了Pr、Ps、bilibili等一系列在制作推文时用到的工具软件和平台。为了使同学们有更直观的视觉感受,她还展示了制作公众号推文、剪辑视频的大致操作过程。董思琦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永葆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选择力、辨析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

报告结束后,周玫老师对董思琦同学的讲座进行了总结,感谢她将自己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对新媒体的思考心得分享传递给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又干货满满的讲座,对提升同学们的媒介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讲座环节之后,周玫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课的相关要求和考核内容,随后魏仲奇老师针对2022年度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作了全体动员,并详细解读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要求和选题方向,以及开展实践项目时的注意事项,并针对同学们的疑问给予了细致地解答。
撰稿:刘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