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党员走进新生活动课开展伟长学子讲坛

创建时间:  2022/01/10  周玫   浏览次数:   返回

1月5日下午15:00,钱伟长学院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熊艺璇和应用物理学专业骆启元两位毕业班党员在EJ106为学院2021级本科新生分别带来了主题为《追随兴趣指引,用心规划人生》和《向前进,博青春》的分享报告。熊艺璇结合自身经历,聚焦大学学习生活规划,引导同学们找准方向,合理规划大学每个阶段。骆启元以自己作为第四届进博会志愿者的经历为切入点展开分享,鼓励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到大型志愿活动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钱伟长学院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周玫老师一同参加了此次分享报告。

大一新生初入校园,面对崭新的一切,不免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对此,熊艺璇从专业选择、科研、实习、心态调整四个方面展开经验分享。首先,在专业选择方面,熊艺璇表示专业选择需要建立在对专业方向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她鼓励同学们先去主动了解钱伟长学院的六大专业,以及各专业老师主攻的研究方向,然后通过询问学长学姐、网络查询等途径了解自己可能感兴趣的方向。熊艺璇强调,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估量,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切忌眼高手低。

在科研方面,熊艺璇认为最重要的是打好专业课基础,只有功底扎实了才不至于在做科研的时候无所适从,她鼓励同学们在本科阶段要努力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勇敢尝试。此外,熊艺璇还为同学们提出了几条关于本科生科研尝试的途径:第一,从课堂延伸出发,比如尝试教材上给出的适合本科生进一步探讨的课题;第二,参加学术报告或讲座,让自己产生思考和联想;第三,充分利用知网或其他网站上的论文期刊,从摘要部分开始逐步学习和理解文章内容;第四,积极参加学术和科创竞赛,这不仅可以使自己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在高强度的压力下锻炼自我,为未来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熊艺璇认为,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她建议同学们主动利用这些资源,不要局限于课堂和课本。

实习方面,熊艺璇认为大三、大四的本科生如果有余力,应当尝试实习,或者与有过实习经历的学长学姐交流,通过这两种方式使自己了解一些行业信息,本科结束后无论是就业还是深造,都能先行一步。而对于实习能否跨出专业领域的问题,熊艺璇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万事具备的,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勇敢面对新生事物的心态去尝试,她引导同学们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惯性,时刻保有一颗好奇心。

最后,关于心态调整方面,熊艺璇鼓励同学们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补短板,并且将眼光放长远,明白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此外,在遇到挫折时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要积极的肯定自己,这样才能在未来做出一番成绩。熊艺璇还建议同学们至少培养一个爱好,她告诉大家,如果只是学习,生活是无趣的,要拥有一个爱好,会让人生更加美好。

熊艺璇分享结束后,骆启元结合进博会志愿者经历,从进博会是什么、如何成为一名“小叶子”、进博会期间的经历、收获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分享了许多有趣而实用的经验。首先,骆启元为同学们介绍了会场内特色各异的展馆,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紧接着,她与同学们分享了成为进博会“小叶子”应具备的条件,其中首要的便是了解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此外,骆启元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进博会志愿者的报名信息渠道及面试相关内容。她鼓励同学们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最好发展一项特长,以此助力大型志愿服务活动。

接下来,骆启元为同学们细致讲述了进博会“小叶子”担任的不同岗位,并结合她所在的内外宾接待组和担任的二级“小叶子体验官”,为同学们真实展现了进博会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激发了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最后,骆启元向同学们分享了她的收获。她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遇见了大师,还看到了“上海速度”、感受到了“上海温度”。骆启元建议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至少参与一项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因为这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还能够锻炼自我,与更多优秀的人一起进步和成长。

通过两位学姐的分享,相信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本科生涯中,或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撰稿:张琰瑜

上一条:钱伟长学院-摇橹仪器科创实践基地课题发布会成功举行

下一条:校长刘昌胜院士调研钱伟长学院并开讲2022年钱伟长讲坛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