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讲坛第39讲“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开讲

创建时间:  2019/04/23  沈青松   浏览次数:   返回

2019年4月18日18:00,钱伟长讲坛第39讲"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J103顺利开讲。

本次报告有幸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刘西拉教授为同学做以"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主题的报告。钱伟长学院直属党总支书记吴蔚、副书记沈青松以及钱伟长学院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坛。

讲座伊始,沈青松老师对刘西拉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其在学术工程领域取得的成就。刘西拉教授首先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成长经历生于抗战时,长于红旗下,见证了中国从落后走向富强的历程。他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土木工程)对比分析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生活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工作感悟他从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给师生们进行了重点阐述,在知识结构方面,他认为任何人想要在未来的科研领域取得主动,必须在理论、实践和计算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除了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之外,青年人还需要培养良好的适应合作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报告中,刘教授提到了青年的素质培养问题,指出当代青年不仅要学好知识锻炼能力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每个人的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鼓励大家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将自身所学用以报效祖国。

最后沈青松老师总结说,我们应该刘西拉教授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工程师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学习他们追求卓越、踏实肯干优秀品质,并能够早日明确自己的目标,一步步朝着目标奋斗。

钱伟长讲坛截止到目前已经开展了39讲,该讲坛提供了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激发同学们不畏艰难、矢志科研的决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全球视野、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努力打造"重基础、跨学科、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蔡逊 供稿)

上一条:钱伟长学院春季学期第三期阳光之家志愿活动“走进书法”顺利开展

下一条:钱伟长学院生涯工作室“我与生涯辅导有个约会”主题沙龙成功举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