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学院春季学期第二期阳光之家志愿活动“关于衣冠服饰的那些事儿”顺利开展

创建时间:  2019/04/12  陈茜   浏览次数:   返回

201941112时,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翔鸽义工队干事黄家成、骆启元带领王韶、赵心蕙、李常乐三位志愿者来到阳光之家开展了以"衣冠服饰"为主题的活动。本期活动中,志愿者为学员们介绍了汉服、唐装、旗袍和中山装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在讲述的间隙,志愿者还与学员们一起制作了各式的折纸手工。本期活动不仅让学员们进一步了解了衣冠服饰的演变过程,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最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活动刚开始,干事们和志愿者们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并通过合唱流行歌曲活跃了现场气氛。随后,黄家成带领学员们回顾了上期活动内容,学员们对上次讲述的知识印象深刻,都积极踊跃地抢答。
紧接着,本期阳光之家活动正式开始。王韶为学员们带来了十分详细的汉服文化介绍,她从外衣、内衣、罩衫、配饰、首饰、足衣六个方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了汉服的基本特点和功能分类,学员们听的非常认真,时不时还会参与互动回答问题。之后,由赵心蕙为大家介绍了唐装由马褂到唐装再到新唐装的发展过程,并讲解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区别。再之后,骆启元为学员们讲解了旗袍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让学员们了解到期旗袍现在已作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符号,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由黄家成为大家带来了中山装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讲述了中山装上五粒纽扣,四个口袋及口袋里插钢笔背后的含义。学员们专心听讲,认真记下笔记。
在讲述知识的间隙,志愿者们教学员们折了爱心和千纸鹤,学员们对照屏幕上的教程尝试着学习,志愿者们也在一旁一步步地耐心教学。有位学员使用自己之前学会的方法折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非常好看的千纸鹤,让大家连连称赞。折纸活动穿插在讲座中间,让学员们动脑之余也动手,为知识讲座增添了一丝趣味性。活动期间,李常乐拍摄了许多学员们专心听志愿者们讲解时和学员们认真折纸时的照片,为本期阳光之家活动留下了珍贵美好的记忆。
本期阳光之家志愿活动让学员们更深地了解了衣冠服饰的演变历史,欣赏到了具有中国特色服饰的许多美丽照片,也学到了我们现今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这些衣冠服饰。干事和志愿者们在组织和开展活动中也学到了很多,既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与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耐心与责任感,亲身体会到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们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做志愿者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在志愿活动中展现出个人的风采,还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向他们传递真心与温暖。期待在春季学期未来的"阳光之家"活动中见到更多志愿者的身影!
 
志愿者名单:
18120399 黄家成
18120379 骆启元
18120396 王韶
18120402 赵心蕙
18120417 李常乐
 
(供稿人:翔鸽义工队干事骆启元)

上一条:钱伟长学院赴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交流调研

下一条:钱伟长讲坛第38讲—“纳米技术的故事”顺利开讲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